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爱,在雨中飘文集 >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活数学课堂教学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活数学课堂教学

目录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着数学。新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件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数学教学是要学生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走向生活,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活数学课堂教学呢?

  一、注重生活中的实践素材

  生活中充着数学问题,数学教学应建立起课内外结合的教育空间体系,突破教材限制,向室外、校外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创设应用情景,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整理,帮助学生形成数学问题的初步印象,积累生活实践。例如为上好“归一应用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有的小组深入到工厂,了解一周内全车间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有的小组深入商场,了解商品的价格。当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出示自己搜集的素材,并让学生自己编成题目。这样学生觉得十分亲切,对学习本节课内容非常感兴趣,同时也提高了用数学观点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结合“游”活动,可以在活动中渗透统计、概率等数学知识。让学生观看儿童乐园几个游玩项目的录像。问学生:“如果要去玩的话,你想了解些什么?”学生说:“我想了解价格,哪些项目是免费的,哪个项目比较刺,某项每次能参加多少人?”老师接着出示价格表:“你想玩哪些项目?根据你的玩法,算一算共需要多少元?”小组讨论、交流后得出:有的项目可以和别人合作,因此可以减少开支。老师问:“如果每人给15元的游乐券,你能设计一个游玩方案吗?”这节实践活动课,以学生熟悉喜爱的生活情景为背景,提出一系列实际问题。从观看录像→出示价格→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等有条理的教学程序中,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数学模型,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教学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能注意到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本节课采用的是从儿童游玩中学习数学,在开放中学习数学,使数学知识融入了生活气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对数学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二、注重实践,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将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与求解过程,可以说是与数学问题同时产生的问题是将条件纯化或简单化的实际问题的模拟。所以,不仅要组织好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将一般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实践活动课,通过设计、安排与实践情景密切联系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索现实生活问题,在活动中使用和应用数学,感受数学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进行“再创造”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去体验、探索,发展数学能力和态度。如学习“有趣的拼搭”时,班级可以举行搭建模型比赛,同时填写操作表格,看用了哪些模型。这里面要考虑形状、大小、个数、美观、独创等因素。用这样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他们利用几种立体物体模型进行看似幼稚的搭拼其实也是一种创造。通过活动,学生不仅再次认识了几种立体图形,发现问题。而且还学到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要考虑很多因素,不光是简单的拼搭。可见加强课堂实践活动,牢固掌握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必须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而这种能力和意识必须从小就进行培养。

  三、创设情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充趣味的现象,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对所学的问题产生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问题情景中,开启思维的大门,使之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力量。数学教学过程是探索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发现,这样才能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单纯依赖教师讲解去获得。问题情景的创设应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耳、口、等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问题情景中学习,不仅解决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和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思维的矛盾,而且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直尺、水、细沙、大小不一的圆柱、圆锥容器等材料,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分组实验、讨论,并填写实验报告,发现圆锥体与圆柱体的关系,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像科学家那样研究事物规律的过程,经历了一个充思考的生活活泼的过程。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应充分把握教材、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课程标准中“力求从学生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作的表述更是为我们小学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学所选择的素材,要使得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找到相应的实物或者模型。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给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和实用,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这样的教学即便于教师的组织教学,也利于学生的操作探索。同时,实践素材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提供具体有趣、富有一定启发的活动(如数学游戏),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