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爱,在雨中飘文集 > 思想品德课教学标准、环节与原则

思想品德课教学标准、环节与原则

目录

  思想品德课是系统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一门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课程改革后将该门课程整合为《品德与生活》(低年级)、《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但是其教育目的没有改变。在这里就其品德教育的共来谈谈教学的一些问题,努力搞好思想品德课教学,对于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跨世纪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搞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呢?

  一、把握五项标准,做到课堂教学目标明确

  要搞好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使教学朝着最优化的方向发展。我们提出的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的标准是:

  1、教学目的明白、恰当、集中。所谓“明白”即教学要求清楚具体。课堂上要向学生传授什么知识,讲清什么观点,在行为训练上达到什么要求,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教学《为人要正直》一课,教学目的就应为:“使学生知道为人诚实、正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向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从小培养诚实、正直的品质。”所谓“恰当”即教学目的要符合大纲要求,符合学生道德实际。如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不要讲深奥难懂的大道理,要结合具体事例,对他们进行浅显易懂的事理教育。所谓“集中”即教学目的应该单一,不要贪多求全。如教学《全心全意为人民》,可重点讲好雷锋为人民做的一、两件好事,不可再讲其它诸如雷锋艰苦奋斗的事例。

  2、选材要准确、恰切、新颖。所为“准确”即教学内容必须能够紧紧地为教学目的服务,不能有丝毫的偏离。所谓“恰切”即选取的内容必须是与课文中心有关的,是学生所知的。如教学《相信科学不迷信》一课,我们向学生讲了班级中某同学的母亲相信算命先生的话,虽病而食药,差点儿送了性命的实例,使学生深受教育。所谓“新颖”即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充实教学内容。如教学《学科学、爱科学》,我们向学生放了西昌卫星发中心发“长征”一号火箭,把澳星送上太空的录像,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3、说理要正确、深刻。所谓“正确”即把课文所反映的思想向学生讲对讲清讲明讲完整,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如教学《劳动不分贵》,就应教育学生尊重各行各业劳动者,从小树立劳动不分贵的思想观念,而不应该对学生讲什么“现在学习上不去,将来回家种田地”的言语,使学生轻视劳动人民。所谓“深刻”即把道理讲深刻,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如教学《自觉遵衬纪律》,就要向学生讲明为什么要遵守纪律和怎样遵守纪律的问题。

  4、方法要灵活、多样。所谓“灵活”即教学方法不拘一格,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切莫固定一种教学模式上。所谓“多样”即在一节课上,要有讲有读,有说有练,有投影有录像,有录音有演唱,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创设学习情景,感染学生情绪,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如教学《有事大家商量》一课,我们特意编排了‘班级干部会’的小品让学生表演,效果特好,使学生从小学会遇事讲民主,明确在集体中讲民主的重要意义。

  5、行为训练要理论联系实际。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求教师在讲清理论的前提下,应充分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教育他们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和观点,解决定际问题,对他们进行行为训练。如教学《劳动创造幸福》,我们针对学生大多数独生子女的特点,安排他们进行洗衣比赛,使其从劳动中体会劳动的愉悦。

  二、抓好四个指导环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应该说,一节课的成败,关键是教师。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学生就能学得积极主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在以下四个环节上下工夫,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

  1、创设学习情景,发学生情感,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很难想象,没有学生情感参与的课能够达到使学生知情明理的目的。因此,课堂上,教学要充分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生动有趣的讲解、多种多样的电教手段、形象的直观演示等有效途径,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如教学《学科学,爱科学》,我们设计了以“小魔术”的形式导入新课,教师先用洋葱汁在纸上写上“学科学、爱科学”几个字,然后让学生用蜡烛烘烤,待形字显示出来后,再向学生解析其科学道理。这样,学生就产生了学科学、爱科学的望。

  2、把握教材特点,讲清课文观点。每篇课文都有一定的思想,对此教师要努力把握,认真讲好。要充分发挥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图的作用,运用讲、看、说、演、做、练等形式,生动活泼地融思想、知识、趣味、实践于一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教学《人民的儿子焦裕禄》一课,我们让学生观看《焦裕禄》电影,唱影片曲,反复读文中所写焦裕禄的事迹,看课本中的两幅图,讨论焦裕禄视人民为父母的原因。这样教学,学生理解深刻,受教育很深。

  3、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辨别能力。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努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明辨真假、美丑、善恶。

  例如,我听到至今认为最好的一节课----《爱的奉献》(是教研室袁瑞娜老师当年在第一实验小学上的评估展示课),她让学生讨论嘲笑有残疾的同学的做法对不对的环节,做得自然、亲切、入境、入情。

  4、联系学生实际,指导学生行为。思想品德课最终止有,是教会学生做人。因此,教学中要贯彻好知行统一的则,不仅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而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如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就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遵守纪律等。

  三、遵循四个原则,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主要靠学生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强化。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积极参与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学生:一要积极投入课前准备,包括预习课文,思考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按教师要求认真读、思、看、议,做学习的主人。三是要积极投入课后延伸教育活动,努力按课文中的思想观点指导个人行为实践,使品德心理达到内化。

  2、主动发展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尤其要注意调动后进学生的积极,多为他们提供读、讲的机会。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点滴进步,要适时表扬鼓励,促使他们有更大的发展。

  3、自主评价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已有基础,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评价活动,通过自我和相互评学评行,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4、行为导向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使学生在明确的基础上,积极完善自我,用好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