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爱,在雨中飘文集 > 一次小组合作作业的启示

一次小组合作作业的启示

目录

  “独立完成作业!”是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诚然,要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以了解知识有什么缺漏,从而及时补上。这,也是我们延用多年传统作业模式。

  在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我们看到,传统作业模式过度强化了“教”的作用。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但传统作业内容封闭,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作业方法、手段单一,注重作业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评价忽视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过多的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结果作业千篇一律,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作业过程是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理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也就是说学生的问题、困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兴趣、需要等应是作业布置的着眼点。学生在主体实践中消除困惑、解决或生成问题、足需要、创新知识以及展示自我、升华自我的过程应是作业过程的本质所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在作业设计中体现作业的层次、合作、整体、实践,让作业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大胆创新、发展个性的舞台。

  在一次教学活动中,一次偶然的尝试——集体作业给我和学生们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去年在四年级的上学期,在执教公开课《新型玻璃》后:

  我说:“学完了课文,给大家布置一项课外作业,这作业呀要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

  学生:“合作?是什么?”

  我说:“课文里面介绍的新型玻璃我们都知道了,除了这些,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没有其它有特殊功能的玻璃呢?”

  学生:“应该有吧!”

  我说:“好。大家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从各种途径去了解一下,然后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学生:“调查报告?”

  “对”我发下了预先设计的“调查报告表”

  这项作业我提醒让孩子们独立分组。说实话,我本来是为了公开课的“新课改精神”而设计了这个环节。后来在我发现,孩子们特别有兴趣去完成这项课外作业,于是就鼓励他们用半个月的时间来完成。一转眼就半个月了,作业都上来了。

  有一个小组作业如下:“防火玻璃”在德国展示了一种新的防火玻璃:它可在30分钟内透不过火焰和燃气,能经得起140℃的温度。该玻璃由数块玻璃板复合而成,总厚度15毫米,中间夹有无透明体。遇到火灾时,玻璃受热碎掉后,中间立即会发泡,使玻璃失去透明,变成又硬又厚的隔热板,马上和另一侧的玻璃紧紧地粘合在一起,直到熔化后掉下来为止。这种防火玻璃可用于防火的船舶中和建筑物上,它们除了作窗玻璃外,还可作防烟门、隔音板等。

  另一个小组作业如下:“神奇的氟化物玻璃”用它制成的测温计,不但能精确地测量高温,还能出色地测量低温,这就使目前常用的石英测温计大为逊

  最让我惊喜的是还有一个小组写道:“玻璃设计”老师,我们小组实在找不到新型玻璃的资料,我们大胆地提出各种设想,记录如下:1到那时玻璃在许多用途方面的能将大大提高。例如玻璃受时不易弯曲。2未来的住宅中,厨房大为改观,到处出现玻璃炉灶,所有微波炉和其它烹调器具都可透过玻璃看得一清二楚,并自动控制。3客厅里的照明设施和其它房间一样,都采用发光的玻璃外墙。为了控制室温和室内采光,窗子也都采用了导电玻璃薄膜,原来的窗帘都将“退役”这时,电灯变成了老古董,人们不再用它,只有少数人才把它珍藏起来。

  看完一份份报告以后,我和孩子们聊了起来,我问他们:“你们是从哪儿来这些资料的呀?”他们有的组说是从网上查到的,有的组说某某同学的亲戚是干这行,从他那儿了解到的,还有的说是几个同学一起到图书馆翻了半天书才找到的…看到孩子们的作业,我深有感触。虽然这是一份合作质的作业,但孩子们的收获哪一点亚于独立完成作业了呢?

  作业完成后,我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包括对作业的内容、形式,作业实际的操作过程,结果以及所达到的效果等内容。

  首先,从内容和形式上,这次作业的内容以课内知识为基础,延伸至课外。在调查的过程中,锻炼了孩子们各种的能力。理解、思维、概括、总结,这正是新课程中所倡导的语文能力训练。这样,学生时刻处于“大语文”的学习状态,视野得到了有效的开拓,语文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合作形式的作业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跳出框框,走向更开阔的境界。

  其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看出这类合作探究的作业是可行的。在反思中我发现了这次作业布置中的不足之处,之前我为孩子们出示了一个表格(上面的表格),在作业收上来以后,我发现只有一个小组是使用了我这个表格进行汇报的。这时我就意识到了,一开始我就不应该用这样的一个表格来限制学生的作业形式。其实只要提示一下学生可从哪几个方面做调查以及可写在报告上的内容,这项作业就可以开展了。孩子们没按我的表格去做调查反馈报告,反而让我高兴。

  第三,写“玻璃设计”的小组,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业的结果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反而是作业的过程。如果以传统作业观来评价这个小组的作业,那肯定是不符合要求的。我们不能压抑孩子们的合理想象,他们的构思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实现。至于能否实现这也是后话,要知道我们现在不是要得到一个严谨的科学报告,而是要让孩子们在作业的过程中语文能力得到综合的提高。在这项作业里,这组孩子不但敢于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在创新思维、表达能力、概括能力上也同样得到收获。

  学会合作已经成为21世纪新型人才的必需要求。合作是情感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潜能发挥的过程。“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因此,多布置合作作业,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新课程的生成、建构,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今后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作业。从作业的时空来看,课程的开放,使大量的作业已不再是个人能独立完成的,而需要与社区、家庭以及他人协同合作。传统的“独立完成作业”的观念将受到挑战,而合作作业将成为学生作业的重要理念。此外,孩子们的能力往往是难以估计的,他们的思维动力是无穷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他们去自主地探究,开阔他们的思维空间。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从旧的观念模式中走向创新的世界。

  我们在寻求传统作业形式的出路,或许这就是其中一条。这次的合作作业给我和孩子们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也给我带来了围绕新课程标准如何在作业中体现的一系列思考。相信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会开辟出作业模式的新道路。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语文课外作业,都应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这就是一次小组合作作业的启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