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爱,在雨中飘文集 > 民族舞蹈与民族音乐教学

民族舞蹈与民族音乐教学

目录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接触与了解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知道一些有代表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了解其不同的风格,并且,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民族音乐、喜爱民族音乐、提高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呢?教学中我试着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舞蹈带进音乐课堂,借助舞蹈的肢体语言来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优美内涵的感悟,效果很好。

  舞蹈起源于生活、源于劳动,是时空艺术,它与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有很多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细腻的意味。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各具独特风格的舞蹈,其中民间舞蹈占重要地位,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历史、生活、风俗、习惯,以及自然条件不同,所以舞蹈的风格和特色也明显各异。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多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犹如一座令人神往、赞美不绝的艺术宝库。因此,我将适合于发挥儿童天,很有特点,又比较简单易学的、有趣的、稚气盎然的各种民族的舞蹈动作编成小组合,力图通过这些体现出各民族舞蹈的基本特点和风格,培养学生具有一些我国民族舞蹈文化的意识。

  一、汉族民间舞蹈——大秧歌等

  如在教学陕北民歌《边区好地方》,欣赏乐曲时,我告诉学生:陕北秧歌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历史悠久的群众的广场民间艺术,其风格独特,队型图案变化丰富,动作刚健有力,潇洒大方,情绪快豪放,敦厚纯朴,一般均系绸。然后教给学生手臂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步法:让学生在《边区好地方》音乐的伴奏下,边唱歌边跳舞,学生在唱与舞的实践中感受陕北民歌那快豪放,敦厚纯朴的音乐韵味和陕北秧歌潇洒豪放的民间舞蹈风格,从而较全面地了解了陕北民歌的表演艺术。

  二、蒙古族舞蹈——安代等

  我在教集体舞《小牧民(一)、(二)》,欣赏《草原巡逻兵》等,歌曲和乐曲时,告诉学生: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活在祖国苍茫辽阔的大草原上,从事着狩猎游牧的生产劳动。长期草原的游牧生活,培养了蒙古人民勇敢、热情、豪的性格,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蒙古族民间舞蹈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快,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并且具有犷、剽悍、质朴、庄重的风格特点。舞蹈的形式有:“牧马舞”、“筷子舞”、“安代舞”、“摔跤舞”等,主要动作为:“肩”、“腕”、“马步”然后我教学生练习,让学生跟着音乐动起来,学生从歌与舞之中感受蒙古音乐和舞蹈艺术热情奔放、犷、剽悍、质朴、庄重的民族韵味。

  三、藏族舞蹈《踢踏舞》等

  教学歌曲《蓝蓝的天》、《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欣赏乐曲《雪莲献北京》时,我告诉学生:我们祖国的西藏高原,幅员辽阔,富饶美丽,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具有悠久歌舞传统。藏族舞蹈具有纯朴、健壮、犷、豪放的特点。膝部的颤动和屈伸是舞蹈的动律,舞与歌密切配合,常常是边歌边舞。舞蹈的形式有:“堆谐(踢踏舞)”、“弦子”等,格调各有不同。“踢踏舞”的特点是节奏鲜明、轻快,情绪快,动作热情、奔放。舞蹈时,脚的动作较多,变化丰富,发出脚击地的节奏声响,上身动律松弛;“弦子”是优美、抒情的歌舞。动律松弛、柔美,长袖轻拂,多用袖、甩袖,动作圆润、畅,舞姿舒展、细腻。然后,教学生“踢踏舞”的基本步法和“弦子舞”的基本步法。最后,让学生边歌边舞,从中感受藏族音乐和舞蹈节奏鲜明、纯朴、豪放的民族韵味。

  四、维吾尔族舞蹈《赛乃姆》等

  教学歌曲《娃哈哈》、《雪莲花》、欣赏歌曲《新疆好》时,我告诉学生:维吾尔族人民主要居住在新疆一带,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不论男女老少,都能随着优美的乐曲或清脆的手鼓节奏翩翩起舞。维吾尔族舞蹈热情奔放、开朗幽默、轻快抒情、动作优美,擅长于头部和手腕的运用,通过移颈,手腕的翻腕、绕腕,加上眼神的巧妙配合,使舞蹈色彩浓郁,别具一格。“微颤”是舞蹈中富有特色的动律:“旋转”在维吾尔族舞蹈中运用很多,它讲究快速、多姿、嘎然而止。“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然后,教学生手型、叉、托帽位、敬礼位、跺地转腕、移颈及“赛乃姆”的基本步法:三步一抬、碾步、原地点步、点步转(分点步正转和点步反转)等。最后,让学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从中感受到维吾尔族音乐和舞蹈开朗幽默、轻快抒情、动作优美的艺术风格。

  经过将民间音乐和舞蹈引入课堂辅助民族音乐的教学实践活动后,我深深感受到:利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相辅相成,可以使单项艺术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人文艺术观的角度出发,对各艺术种类的优势整合所产生的效果,特别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历体验比较肤浅,要他们全面的、准确的来感悟音乐内涵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我们在进行音乐教学时,特别是支这种传久远的民族民间音乐,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对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采取多艺术种类的结合,引导学生真正去感悟民族音乐的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从而,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热情和民族艺术的情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