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爱,在雨中飘文集 > 学校德育工作的八个寓

学校德育工作的八个寓

目录

  学校工作中,德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德育就是解决育人的根本问题。近几年来,我从事小学德育工作的亲身体会,利用以下几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德育与其它各门学科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任课教师认真钻研挖掘各学科蕴藏的德育因素,结合自鸣得意教学特点渗透德育。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如下三个方面做起:

  1、教师要以含感情的语言打动、感染学生。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较多地蕴含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而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者感情的产物,其最大特点是“以情动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在“情”字上下功夫。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先要“进入角色”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教师自己的真情实感,用充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同教师产生感情共鸣的基础上,进一步同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使爱国主义思想深深地烙在学生的灵魂深处。

  2、把握文章特色,用“点拨导”的方法重点赏析关键词语、段落,“披文以入情”

  在不少表现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中,作者浓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不是直接表在字面上,而是充溢在字里行间,要分析这样的文章,就要在关键的词语、段落上下功夫。如小学语文课本《詹天佑》一文,从文章的表面来看,它所叙述的是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事,但在暗处却贯穿着一条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线索。这条线可以在一些重点的词句、段落中寻找到。教师只有通过“点拨导”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詹天佑强烈的爱国热情,并受到感染和熏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到人物的具体描写中,把握人物情感脉搏的跳动,努力使学生同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感情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在赏析人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寓德育于班主任工作之中

  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班主任是贯彻德育方针的最佳工作者,因此班主任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从热爱和关心学生入手,与学生平等相处,理解学生心理,尊重学生人格,坚持疏导方针,注重情感陶冶,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独立思考、自我教育的能力。在抓班级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正确把握表扬与批评的艺术,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融洽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方面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年的班级工作正确把握表扬与批评的艺术应注意如下几点:

  1、表扬和批评要注意时机和场合

  老师不要不分时机和场合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有些学生,做了好事或有过失,怕教师当众表扬或批评指责;就一件事而言,表扬和批评有时同时进行,有些同学心理承受不了,误认为老师是在有意识地招张踩李。有的学生在不合适的场合受到表扬或批评,或者趾高气扬,得意忘形,或者顿觉大失面子感情失去控制,知错而不认错,与老师形成顶牛状态,对那些屡犯过失且又缺乏自觉的学生,班主任要冷静地观察,适时的监控,当学生因过失而陷入孤立不能自拔时,批评的力度即使很小,学生也会很容易地回过头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

  2、表扬和批评应该讲究分寸。表扬该高不高,就不能激励先进,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如果言过其实,任意拔高,就会贬低表扬的价值,失去号召力,导致华而不实等不良风气的产生,批评即要把理说透,又要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在改正错误的同时,不留下心理创伤。

  3、表扬和批评要及时

  当一件好的或坏的事件发生时,班主任应及时给予肯定或否定,这样既可维护先进学生的积极,促使落后者本人克服消极情绪,又能促进班集体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控制消极落后的心理因素。假如老师迟迟不做出反应,先进者就会由此产生失望、压抑情绪,落后者的落后行为得不到收敛,仍继续生事作恶,久而久之,班集体就会形成好事无人爱干、坏事干了也无所谓的风气。

  4、表扬和批评要避免随意

  每次在进行表扬和批评前,班主任必须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学生的心态,分清是非,了解当时背景、过程以及直接的和间接的原因,找出促进学生上进或醒悟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要多摆事实,少加评论,不要轻易使用结论的语言;并指时方向,让先进的更加先进,不断努力;让有过失的将功补过,达到共同上进的目的。

  三、寓德育于各种活动之中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发展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在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环境和材料,让他们情绪愉悦、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

  四、寓德育于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之中

  新时期德育工作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有大教育观和大德育观,要充分研究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正面影响,抑制其负面影响,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教育网络。学校应建立德育领导小组,通过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实行家长监督等形式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建立校外之家、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

  五、寓教育于国情教育之中

  通过对学生进行自然国情、历史国情、现实国情、比较国情等的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感情上、道义上更加接近、理解祖国和人民,在行动上更符合现实的实际和国家的要求,学生了解了国情,就会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六、寓德育于影视教育之中

  经常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片,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优秀的影视片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影响巨大。学生通过看一些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片,在思想上受到英雄人物感染,行动上自然会效仿,从而加大德育的力度。

  七、寓德育于法制教育之中

  把德育和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开展“育才工程”、“普法教育”等,聘请司法人员到学校给学生讲述法律知识,用真实的案例、深刻的教训,教育学生学法、知法、守法,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抵制一些不良的社会倾向。

  八、寓德育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几年来,针经常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建立了固定的升降国旗制度,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父母”的主题活动,从而使学生了解历史,了解国情、市情、乡情,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了报效祖国的信念,我们还开展了评选“文明学生”、“文明班级”等活动,我们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的扎扎实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