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爱,在雨中飘文集 > 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录

  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使学生会学、爱学。因此教师必须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有效的途径。

  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要求和兴趣

  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首先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把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联系起来,从而形成间接的长远的学习动机,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自觉。进行这种教育,必须采取生动活泼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方式。

  其次,还要注意长远的目的和近期的目标结合起来,比如:争取好成绩、争当三好学生等,都可以成为学习的近期目的。

  第三,要把进行一般的共同的学习目的教育和进行各门课程的具体的学习目的提教育结合起来,甚至一篇课文,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贯彻学习目的的教育。比如有的教师在讲小数时,先用很短的时间举出某一工程设计的实例,因为一个小数点点错了位置,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最后概括说:“莫看点儿小,位置很重要,稍微一疏忽,错误不得了。”从而使学生生动具体地了解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引起为追求知识,掌握技能的动机和兴趣,发了学习积极

  2、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

  人的任何有一定目的的活动,都有一种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当活动取得成功,愿望达到的时候,会感到一种心理上的足,甚至喜形于,这就是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足和兴奋,又产生一种追求,想继续得到足的需要,产生了进一步的动机和兴趣。学习也是如此,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学习上便很少取得成功。由于总是失败,得到的多是教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冷遇等,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使他们越久越觉得可怕。如果我们帮助他取得一点成绩,并给以鼓励和支持,使他转苦为乐,这就会造成他们学习转变的开始。

  为了使学生不断从学习成功和鼓励中提高学习兴趣,教材的难度、份量和进度必须适当。教材内容过难,份量过重,会使学生难以接受,从而破坏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严重的恶果;反之,如果教材内容份量过轻,学生会觉得没有什么意思,无须付出多大气力,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跳起来摘到的果子要比从地上捡起的果子吃起来有滋味,但如果努力跳也不可能摘到果子,也就没有跳的动机和兴趣可言了,这一切都说明,教学的难度设计要符合培养与发学习动机和兴趣的要求。

  3、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使学生面临一定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其深入探究的要求。这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使学生有可能、有条件去思考、探究、解决;二是有新的要求,使学生不能简单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解答。只有这样,才能发学生运用已有旧知识探究问题的积极,心理学表明:教材提出的问题,放在教材之前或分布于分段之前,因为它能够设置悬念,学生感兴趣而难以回答,起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的动机和兴趣,这是创设问题的情境,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的好办法。

  4、用新颖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提高其兴趣

  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对知识感到新颖,就能发好奇心,起寻求、探究的学习意愿。因此,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在教学活动中,都力求采用生动、活泼、新颖而又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使他们的心理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如语文课分角色朗读,数学课上,教师要求学生自编应用题等。当然,我们在肯定兴趣对调动学生积极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应注意避免兴趣至上和形式主义的倾向。

  5、对学生的学习提出恰当的要求,对学习成绩给以及时、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进行考试和竞赛,都可以有效地培养、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就提出要求来说,必须从实际出发,恰如其分,只要求而不检查,不评价,往往使要求失去作用。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和练习,检查、评价尤其要及时。心理学研究表明,及时评价要比过后评价效果好,因为及时评价可以利用鲜明的记忆表象,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改进学习的愿望。

  就学生练习进行评价来讲,试验表明:表扬鼓励最能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成绩进步最显著;受批评者次之;受忽视者再次之。

  考试是对达到学习要求的程度进行集中评价的一种方式,竞赛是突出相互比较作用的考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能放弃考试和竞赛,但考试和竞赛都必须适当。过于频繁不仅会失支鼓励的作用,反而会制造紧张气氛,加重学生负担,违背素质教育,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特别对学习差的学生如果考试、竞赛频繁,会使因多次失败而丧失信心和学习兴趣,起反面作用。所以,采用竞赛必须慎重,适当,注意方法,竞赛之后村注意及时做好思想工作。

  学习动机和兴趣是学习积极的主要心理因素。只有培养和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才能更好地达到发学习积极,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