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爱,在雨中飘文集 > 谈培养学生的自主作文意识

谈培养学生的自主作文意识

目录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怵作文,教师难指导”的现象尤为突出,这主要是由作文教学不得法所致。学生写作文,如果教师“干预”过多,学生就不能“自主”处于被动地位导致了“为教师而作”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已全面推开,所以整个作文教学活动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和指点。

  一、自主积累,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苦于作文,主要原因是积累少。积累一是指材料积累,二是指语言积累。叶圣陶先生在《教师谈写作》一文中指出:“小学生今于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可见作文材料的积累,功夫在平时,而不在作文课上,语言的收,功夫也在平时,主要靠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了这样“今天以前”的积累,写的时候,才有可能水到渠成。教学活动中,我们让每个同学都随身携带一个小笔记本,随时记录所见、所闻、所感;经常留心校内、校外的一些人和事,写出自己的见解;课内、课外阅读中的一些名言警句,文笔优美的句子或片断,都可摘记;也可写点读书体会。教师不定时查,加以督促和指导。不长时间,发现学生积累了不少,并且内容丰富、生动。有写景的、写人的、写事的、写动物的、写感想的,摘记句子片断的,写读书体会的等等。许多文字能尽情地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创新设想。例如,有位女同学写了一段《有钱并不幸福》的文字,大意是讲她家里很有钱,别人都羡慕她,她却觉得不幸福。因为她妈专为挣钱,把她推给了爷爷和,从不关心她的生活和学习,她失去的母爱是金钱换不回来的,作为一个四年级小学生,是比财夸富的年龄,她却写因为挣钱,自己才不幸福,观点新颖。还有一位同学写了这样一段话“打防疫针太痛了,等我长大了,发明一种扎在里不痛的针,解除大家的痛苦。”这种创新思想,若不是亲身体验,若不是认真体会,是不会写出来的,从这里看出,立意深刻积累的同时就是练笔,就是创新的训练。

  二、自主拟题,培养创新意识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是作文成功的第一步。传统作文教学是教师命题学生写,学生处于被动,思维受束缚,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合小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特点,我们课题组把作文拟题权力放给学生。教师作用是说明写作目标,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水平,拟出自己写作的题目。课本中的一些作文训练题,如果不适合小学生写,也让学生另外拟题。

  无论是课堂作文还是平练笔,学生的作文题目丰富多彩,写作要求,灵活多样,例如一次习作,教师提出的习作要求是“最近你有特别想和别人要说的话吗?这次作文,就请你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比如《一件有趣的事》,自己喜欢或讨厌的人》,《你想对别人诉说的愿望、委屈》,《自己一个奇特的想象》,《某一次旅游所见到的景物》┄┄。总之,写人、记事、写景、写物,或者编故事,写读书的感想都可以。

  三、自主拟作,培养创新意识

  冰心在《再寄小读者》一文中分析说:“是不是有时提起笔却觉得无话可说,有时眼前闪烁着景的色彩、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呢┄┄”“无话可说”是指没有生活的积累,“形容不出来”是指缺乏语言积累。以前作文题一出来,学生缺少积累,写出的文章“假、套、空”现在,我们已让学生平作了大量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拟定题目,通过构思,借鉴有关文章的写法,很快就能完成,而且有真情实感。例如我在教三年级的时候,布置学生写一段关于“秋天”的片断。有一位同学写的是“秋天的原野”运用知识正迁移,借鉴《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段的写法,把平观察到的玉米、花生、棉花、地瓜、野兔等内容都写了进去,进行具体描述,既写出了庄稼丰收的美丽景,又写出了农民的喜悦之情,模仿中带有创造,写得耐人寻味。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经过三年级、四年级两个阶段的积累,可以说一些同学的积淀已经很“富有”写起作文来,比较轻松。有一次作文,有写登山感受的,有写大山景的,有一位同学创造地写出了一篇题目为《“吃”大山》的文章。文中通过“靠山吃山”的俗语,谈到大山含有丰富的矿藏,石材、栽植果树┄┄财富无穷。农民为什么不吃嘴边的肥,而去他乡务工?这篇文章观点新颖,发人深思。

  有了丰富的积累和创造的思维,才能写出如此深刻的文章。这正如叶老所说的:“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水,泉涌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个不歇。”

  四、自主批改,培养创新意识

  过去作文批改,大都是老师在办公室里,全批全改,写眉批,改错字,理顺句子,写上批语,费劲很大。发下去后,学生很少推究教师的批改,只注意看一看得了什么等级,就不了了之。在讲评时,教师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讲带有普遍的问题往往因为针对不强,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这种批改方法,学生不能接触实际,并存在依赖思想,好象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是教师的事,再也不去自动修改了,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不大。

  我们在批改作文的时候,把作文放给学生,让他们分成小组,互相阅读、讨论、交流,互相发现问题,都能找出来,并作改正,然后每组选出两篇修改后的范文,让作者有表情地朗读,全班学习、交流。教师在学生每读完一篇后,进行鉴赏、点评,最后再作总结,并安排作者把这些作文抄下来,贴到教室里的“作文专栏”里,把上期的范文更换下来。好的作文应当肯定,给以鼓励,中、差等的作文,教师也应在学生批改的同时,发现其存在的“闪光点”例如:好的题目、开头、结尾、好的句子,新颖的立意,书写认真等,只要有一点好的地方,也充分肯定,让这些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有位同学表达能力较低,观察生活却有独到之处,他写了篇题为《榜样》的作文,写了这样两家庭,一个是父亲经常打骂爷爷,儿子也经常打骂父亲。这篇作文立意新颖,“父亲”就是“榜样”我对他的作文大加赞扬,后来他的写作水平上升很快。

  苏霍姆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实践证明鼓励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创新,不断发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