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爱,在雨中飘文集 >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法改革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法改革

目录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指导下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的高度融合和有机统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师生有效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掌握好的、适合的、有效的、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更快的、更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一、改革的二个要点

  (一)、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与世界相互作用的方式主要是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活动亲身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在考查、操作、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既能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又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应探索与构建生活数学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解诀问题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如第二册“元、角、分”的教学,结合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我创设了“小小百货商店”的情景:把学生的文具、日常生活用品、水果、小玩具等标上价钱。学生四人一组进行买卖商品的模拟活动,让其中的一人当售货员,其他的同学当顾客,“顾客”要把选中的商品的价钱准备好再交给“售货员”若给的钱数不对,其他同学要指出,角色要互换。然后,我拿着一支标价9元7角4分,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你若想卖这支笔打算怎样付钱?有几种不同的付钱方法?同学们情绪高涨,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元、角、分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倡导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两者之间表现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例如在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计数器进行观察,并组织学生进行操作,使学生发现在计数器上9个数珠加一个是10个,那么9加上几时就等于10加上几减1。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独立思考9加几的计算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依靠自己的思维和操作找的计算方法,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使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计算方法的理解还完善了自己对计算方法的认识。

  二、改革的四个关注

  数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学习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发学生的学习积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足学生的发表、表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使教学更容易体现“提出问题——相互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实践”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如教学8加几的例4“8+9”时;教师未作任何暗示,先让学生尝试着做。一般学生按照8加几的计算方法思考,把9分成2和7,8加2得10,10再加7得17。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却打破“看到8,想到2”的思维定势,认为8比9小,分8比较简便,于是他们把8分成1和7,9加2得10,10再加7得17。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占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享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不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二)、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理解过程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动手,学生们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创造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借用直观演示、操作、组织游戏。故事导入等形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以及合作的机会。在探索知识过程中,学生同桌合作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达到较完美的认知状态。如,教学“认识图形”时,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长方体、正方体角的特征、边的特征,通过相互交流、补充,就能较完整地归纳出长方形、正方体的特点。然后我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拿一拿、摸一摸、猜一猜,进行多次的练习,整堂课气氛十分活跃,通过游戏,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学生们学得很开心,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不但学得快,而且记得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重视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

  开放式的教学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不同观点,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是受尊重的。如,教学“认识图形”时,在巩固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学具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趣拼出不同的图案,而每个学生所拼的图案都是被认可的。开放式的课堂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成功和被别人评价为成功的过程中足了好奇心,获得了探求新知识的激励。教师应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我常用一些彩的纸,剪成苹果状,一个苹果上写一个算式,然后请孩子们来,“摘苹果”如果孩子答对了,全班小朋友就对他说“对对对,这个苹果属于你。”如果答错了,就对他说“错错错,请你继续再努力。”通过这些激励的语言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保护其创新的热情。

  (四)、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们都应十分重视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前,都要求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学生在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反思的同时,数学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概括和提炼。同时,反思还有利于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这种习惯对他们的终身可持续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