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爱,在雨中飘文集 > 互联网对教育的五大影响与四个对策

互联网对教育的五大影响与四个对策

目录

  作为影响广泛的新兴媒体――互联网正大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迅速延伸到寻常百姓家。网上聊天、查资料、发邮件、玩游戏等已成为新的生活时尚。截止2003年下半年,我国网民人数已突破千万,预计到2005年,我国网民人数将会跃居世界第一。

  在我国网民这个特殊队伍中,青少年特别是学生占多数,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在我们一个县级城市,有四分之一的中小学生接触过互联网,形形的网吧吸引着成千万上万的青少年。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对青少年和青少年教育工作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发学习兴趣,发开拓创新精神,拓宽学习视野和领域,培养掌握电脑和网络技术的能力,发展网上交往和友能力等方面。

  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灿烂未来的同时,也产生着大量新的尖锐问题。掌握着中国未来的高素质一族正接受着来自互联网的种种观点、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对青少年教育工作,不仅在认识上、理论上需要作深入思考,而且在工作方式、方法、内容及制度建设等方面,都需要有积极的引导和对策。

  当前,加强互联网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研究,将更有利于积极主动地、有针对地做好青少年教育工作,保证青少年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大体可归纳为:

  1、影响思想道德。

  互联网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暴力的颓废内容,可以说是信息宝藏与信息垃圾共存一网,而无益信息占一半以上。这些有害信息造成了青少年是非观模糊,道德意识下降,社会责任感弱化,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同时,网络是当今世界不同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锋与竞争的重要场所和渠道。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垄断着网上信息资源,不断加剧西方文化渗透,使青少年形成了盲目崇拜,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逐渐淡薄。

  2、影响心理健康

  “网络综合症”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上网成癖,精神依赖,身体消弱,心理变态。青少年由于精神方面的免疫力较弱,因而感染的机率特别大,他们逃避现实,不愿回到真实的世界中来。随着具有可视、亲和感的人际交往机会大大减少,个人也会产生紧张、孤僻、情感、缺乏等症状,有些甚至产生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只会纸上谈兵,无法面对真实的社会。

  3、影响正常思维

  在互联网上,每天的信息浩若烟海,信息更换的速度十分频繁,青少年感受着更加快速的网上生活。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对这种频繁的变换也会产生厌倦,有些人觉得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变化无常,无法把握,一种及时行乐的倾向正代替艰苦奋斗的精神追求,表现出较强烈的浮躁特征,往往只重结果而对过程不感兴趣,削弱了青少年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4、影响法制教育

  网络已成为违反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现象多发的新场所,以网络为对象和以网络为手段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出现。在一人一机的环境下,青少年不必与其他人面对面打交道,从而没有传统社会的社圈子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侵犯知识产权,恶意制造病毒,黑客入侵,破坏他人声誉,侵犯他人隐私权,查阅黄秽图片或网络,散布反科学、伪科学以及对和政府不的信息等事件逐年增多。目前我国网络犯罪正以每年平均30%的速度递增,但计算机犯罪只有1%被发现,而这1%中只有4%会检控。

  5、影响正常教育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传播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它还强调大众的参与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使人们与传媒的对话成为可能。许多青少年不再轻易接受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灌输,而是要求平等对话,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提出的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工作的对策: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冲击分为质不同的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方面,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青少年工作起着促进作用。这是主;二是消极的方面,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对青少年的成长及青少年工作起阻碍作用,这一方面是支流。我们要求避免认识上的片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创设条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克服其消极作用。

  一是狠抓网络思想教育渗透

  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网上占有绝对优势,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广大青少年。青少年思想尚未成,识别能力较差,易受误导,导致思想观念混乱,道德水准下降。我们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来研究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从小注重培养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解放思想的健康生活方式。要积极开发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游戏软件,取缔暴力和情网站,强化民族意识,自觉地抵制外来腐朽文化的侵蚀,筑起反渗透、反颠覆的思想长城。

  二是强化网络管理法规

  鉴于网上青少年道德弱化的现象十分突出的情况,必须加大对青少年的网上道德教育,要让青少年懂得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都需要一整套规范。要自重自律,严格遵守网络秩序,形成干净、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要建立健全有关法规,以法治网,使青少年网民的网上行为有法可依;对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网站要严厉地惩处。要建立网络的监督机制,增加人手,加大打击力度,以对付益猖獗的网上犯罪。

  三是建设新型社会化教育氛围

  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一般都要通过家庭、学校、社区这几个重要渠道。许多家长为了给孩子正确引导,开始学习电脑和网络知识;学校更担负着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电脑网络技术的重任;社区是学生校外生活的主要场所,应该为青少年提供有益的活动内容和良好的活动条件,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管理办法。

  学校和社区要积极开展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教育,提高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青少年之间、青少年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通过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对国情、社情、民情的认识,提高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四是占领网络阵地

  互联网是一个正在迅猛发展,有着巨大潜力的新型媒体。如果我们不去占领网络这块待开垦的重要阵地,任由西方和商业网站贩卖他们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必将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目前,我们对青少年网站设立的重要认识不够,网站大多只是对共青团工作的简介,内容比较单调枯燥。各网校及教育网站这方面的内容亦十分缺乏。“红色网站”还需要我们通过艰辛的努力才会成为网上的强音。因此,要开辟更多的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站,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阵地对青少年进行正面教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