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阿姊文集 > 赵本山为什么又获奖

赵本山为什么又获奖

目录

  笑星赵本山的小品《说事儿》又获得了央视节联晚会的小品类一等奖。除了演员本身深厚的表演功底和明星效应外,我认为其作品一再在联晚会作品评比中获得殊荣,也离不开剧本写得好这个因素。

  赵饰演的作品风格各异,但有一个基本点,就是题材和语言贴近社会生活与民众,特别是文字富有魅力,能引起观众的喝彩与共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说事儿》中黑云回应白云的奚落:“我飘起来也是沙尘暴”下面掌声雷动,因为它既联系了时态又折出男人的力量。再如《钟点工》里他说“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遭罪”一样引起下面共鸣。在《红高粱模特队》里,模特教练范伟说,“你怎么老是提到劳动劳动?”赵说,“因为劳动就是美!”直击人心!

  文章的力量是无边的。林语堂先生写过一篇《冬至之晨杀人记》,开篇就说了:“孔子曰:上士杀人用笔端,中士杀人用语言,下士杀人用石盘…我刚会一位客,因为他谈锋太健了,就用两句半话把他杀死。”有一个成语叫“口诛笔伐”也特别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力量绝不亚于刀斧。太史公司马迁说,人生的三不朽为:“立功、立德、立言”文字可以不朽,它具有永恒的生命,可以与月同在,与江河万古,可以使活着的人遗臭万年也可以使死去的人芳千古。当然不是所有的文字都用于杀人,但文字肯定是为人服务的;其力其功不容轻估,不过,只有优秀的文字才能恒比月。

  没有魅力的文字味同嚼蜡,再说得多也是惘然,据说风皇帝乾隆写过几万首诗,但下来被人传颂的有多少?而有的人凭一个字一个词就能下历史印记,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用得妙,成为千古佳话;李清照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绘自然景观和人心境态;贾岛因为“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而反复斟酌,使“推”“敲”合成一个词语。

  有魅力的文字才有生命。文字的生命来自哪里?当然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如果音乐家不亲临抗美援朝时的鸭绿江,就不会有“一条大河波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样经典的美句和那首歌所要表达的情怀;如果没有去一线体验生活,就不会有关牧村演唱的《多情的土地》里“我深深的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那种味道那种旋律,一经淌就让人泪水溢眼眶。生活、感悟,这就是创作的来源。深入生活,积累素材,触发灵感,提炼思想,文字才会变成精灵,让人爱怜;无病呻,矫造作,空无物的文字,是浪费读者的时间,也会转瞬即逝。好的文字并不要有多华丽多美,只要它能真切准确地道出景致道出情怀,渗出韵味现出美感。

  在《红袖添香》网站,我所阅过的文章中,有一篇是至今印象最深感觉最佳的。初看其名时不以为然,那天的确是无可阅读了,才点击了《关于胡豆豌豆》这篇文章,结果它让我眼界大开,如获至宝。作者深厚的驾御文字的能力让人大为惊叹,里面的文字质朴无华,但是意味甚是绝妙,如同地方特色菜肴,别致精美,生脆鲜香,无可挑剔。正如大巧若拙的道理,它朴实的外表下产生出玲珑剔透美仑美奂的视、听、感觉效果,品起来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让人一读再读,不忍释手!没有厚重的生命感悟与积淀,肯定写不出这样的美文!

  机遇只给有准备的头脑。从事创作的人,需要有细腻敏锐的心与脑随时观察研究周遭,注重积累。中国古代的“苦诗人”贾岛、诗鬼李贺等就经常身挎行囊,骑驴觅诗,有了灵感赶紧记下来装入囊中。如果乔羽先生没有捕捉灵感的准备,就不会因为一只蝴蝶闪进屋子而写出“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象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如果没有生活的体验与积累,就不会有《前门情思大碗茶》里的感慨:“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为什么它醇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没有真情的投入与体验,就不会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名作;没有高超的生命感悟,就没有王国维“人生只似风前絮,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的文字珠玑。不去深入现实生活,就不会有感触,没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怎会有美丽的文字淌出心田?

  艺术、创作,需要与生活亲密接触。好的文字编织成的文章,就象一锅精心熬制的成的骨汤,厚积薄发,时间足、功夫深、火候到,所以有内涵有底蕴有营养有余味,令人争相品尝,咂摸不已。

  没有气质和底蕴的女人,就没有永久的魅力和芬芳,如漂亮的行尸走;没有承载和内涵的文字,就没有恒久的生命和意味无穷的魅力,如枯草一堆。

  当然,没有对文字的热爱与天赋,一切无从谈起。

目录
返回顶部